在医药行业中,高阻隔膜通过其优异的阻隔性能、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、先进生产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,为药品提供了无菌保障和稳定性支持。以下是其核心作用机制与实现方式:
1. 优异的阻隔性能
隔绝氧气与水蒸气:高阻隔膜通常采用多层复合结构,如PE/EVOH/PE,其中EVOH(乙烯-乙烯醇共聚物)具有极低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,能有效防止药品氧化和吸潮,从而保持其化学稳定性和有效性。
防止微生物侵入:高阻隔膜的致密结构可阻止细菌、霉菌等微生物的渗透,确保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。
2. 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
多层复合技术:通过将不同功能的材料(如阻隔层、热封层、印刷层)复合在一起,形成综合性能优异的包装材料。例如,PTP铝箔(Press Through Packaging)通过铝箔层形成几乎完全密封的屏障,有效阻止氧气、水蒸气及其他小分子物质的通过。
抗菌功能集成:在包装材料中添加抗菌剂(如纳米MgO),可进一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,延长药品的保质期。
3. 先进的生产工艺
双向拉伸技术:通过拉伸工艺改善薄膜的结晶度和取向度,提高其阻隔性能。例如,聚合物薄膜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实现分子链的取向排列,使堆砌更为紧密,从而有效阻止小分子的通过。
表面涂覆技术:利用物理或化学沉积技术,在聚合物表面覆盖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等材料,形成致密、高阻隔性的涂层,进一步提升材料的阻隔性能。
4. 严格的质量控制
阻隔性能测试:通过检测氧气透过率(OTR)和水蒸气透过率(WVTR)等指标,确保高阻隔膜的性能符合医药包装的要求。例如,药品包装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通常需低于10g/m²/day,氧透过率需低于100cm³/m²/day。
物理性能测试:对高阻隔膜的拉伸强度、撕裂强度、热合强度等进行测试,确保其在包装过程中不会因外力作用而破损,从而维持包装的完整性。
© 2012‐2022 浦雄实业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4014213号